加入WTO後中國、日本因應的新策略 

許介鱗

2002/12/23

前言:WTO是經貿上的國際法

國際法是規律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對外關係的法。十七世紀初荷蘭人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為近代歐洲的國際社會的規律首倡自然法為國際法,而有「國際法始祖」之稱。當時西歐成立絕對君主的近代國家,開始進出世界各地從事殖民地爭奪戰,為此而產生國際法來規範歐洲的國際社會。十九世紀中葉,此國際法以「萬國公法」的名稱傳播到東亞來,強迫中國和日本接受。明治初期的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說:「百卷之萬國公法,不若數門大砲,幾冊和親條約,不若一筐彈藥」(註一),一語道破武力為國際法後盾的本質。現在的世貿組織WTO也可以說是經貿上的國際法,以美國的跨國公司為經濟力後盾成立,加強紛爭解決的訴訟手段。

一、美國跨國公司設計WTO

二次大戰後的1947年,美國為首設計GATT(關稅及貿易總協)體制,旨在減輕關稅,廢止非關稅障礙,確保無差別待遇,因採多角協議談判方式而不具仲裁力。當時對於紡織品與成衣、農業貿易等出口補貼,與一些非關稅貿易障礙,因遷就協議國的實情給予特殊優待不受規範,而讓美國跨國公司漸感GATT不能有效處理新的經貿問題。因為除了GATT所掌管的一般關稅與商品貿易之外,又興起農業、服務業、國際投資、智慧財產權等廣泛的國際規則,而各國對協議內容又有很多歧見。

跨國公司又稱為多國籍企業(multi-natinoal corporation),因為在跨國設有製品市場、工廠、研究開發(R&D)等部門,以全球化的觀點設定策略,不限於貿易,而將事業據點也設置在海外各國,冀望各國對貿易、金融、財政等進行調整,以配合其「全球化」(globalization)策略。在美國跨國公司推動和美國政府的積極運作下,1994年4月,125會員代表在北非摩洛哥的一城市馬拉喀什(Marrakesh)開會,簽署烏拉圭回合最終協議書,以及Marrakesh宣言,決定設立「世界貿易組織」(WTO)。

從前的GATT只是國際間的一項協定,不是正式的國際組織。美國跨國公司的目的,欲將其轉化為具有國際法人地位的「世界貿易組織」,將以前享有較自由行動的協議成員(contracting party),改為受國際組織規範的會員(member)。馬拉喀什宣言包括八個部分,將經貿範圍擴大,除了過去的一般商品貿易之外,農業貿易、服務業交易、外人投資及智慧財產權等,均納入規範,並將原有政府採購協定之規律範圍擴大。例如紡織品和成衣需於十年內分三階段規範。礦工業產品等降低40%關稅,農產品輸入規制放鬆,所有農業非關稅貿易障礙均關稅化,並逐年降低關稅化後的關稅稅率。自行出口設限,只可保留一項期限四年,其餘均需取消。簽約各國在國內完成法定程序後,自1995年4月發生效力。

從此WTO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成為嶄新的世界秩序的機構,並秉持美國跨國公司的意思,注重服務業的交易以及智慧財產權等問題了。

在1998年,世界上六萬家跨國公司的產值已佔世界總產值的四成以上,而跨國公司內部或相互貿易已佔世界貿易總額六成,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則佔全球直接投資九成以上。跨國公司可以說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而這些跨國公司99%集中在已開發國家,特別是美國。

進入2000年技術創新應用,還是由少數國家壟斷。 約佔全世界人口15%的經濟先進國,掌握了全球70%以上的專利和技術轉讓。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經濟後進國越來越不利。

經濟全球化和IT革命的高度發展,將使世界經濟更趨不平衡發展。經濟先進國具有資訊技術的優勢,擁有越多的資訊資源,成為資訊富國。而經濟後進國則資訊落後,不但在經濟、社會發展水準較低、在資訊化方面也相對貧困。資訊化水準差距的擴大,造成世界富國與貧國差距拉大,形成國際間的貧富懸殊。

現在佔世界人口僅4%的美國一國,消費世界能源的約四分之一。美國一國所支出的軍費,佔世界總軍費的三分之一以上。美國以壓倒性的軍事力為背景,介入中亞、阿拉伯地區的石油、天然瓦斯的利權以及油管敷設權等,以「反恐怖戰爭」為名目,對最貧窮國阿富汗猛攻擊(註二),現在又策劃對伊拉克發動戰爭。

二、美國的新經濟模型

1990年代,美國提示新經濟模型New Economy Model,以重視資訊技術的「IT革命」和重視股價革命的「企業統治」(corporate governace)為雙頭馬車,以為此新模型可以領導21世紀。

在美國跨國公司的「經濟全球化」設計之下,資訊技術和通訊的飛躍發展,使市場交易成本大為降低,這使從前的商務活動,如設計、策劃、採購、製造、儲運、銷售、財務審核、後勤、用戶服務等,都可以依賴全球性的通訊網和交通網,向分佈於世界各地的關係廠商轉包。這樣各國傳統經濟中的大型企業集團,不能與跨國公司的優勢競爭,都必須依美國設計進行「IT革命」,藉助現代化的通訊網絡和通訊設施,形成遍佈全球的經營實體,不然將在經濟的鬥爭場上失敗,遭受時代淘汰的命運。所謂「知識經濟」,其實就是利用資訊科技知識的優勢,讓企業累積財貨統治世間之意。

「IT革命」於是成為當今世界經濟成長的推動力。 各國同時也受WTO規範影響,莫不競相致力於教育改革,投資於資訊技術的學習以及研究開發與創新,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然而經濟先進國與後進國,因資訊技術所產生的經濟差距越拉越大,要如何避免國際間貧富差距的擴大,各國是要智慧因應的。

美國另一個策略就是搞「股價革命」來累積資本。自從美國政府打出重視股東和股市政策後,即削減財政赤字,讓熱錢(hot money)流入股票市場。 美國又以強勢的美元政策,構築了吸取世界資金的體系,為美國資本家的利潤極大化,採取股市本位制的「股價革命」。於是從1991年開始,美國的股價節節上升,為美國累積了龐大的資本。在16世紀以前,歐洲的價格是平穩的,16世紀的「價格革命」時代,歐洲企業家花了150年才儲蓄了資本。但是美國在1990年代,只花10年就以「股價革命」充分地累積了資本(註三)。資本家追求的是利潤的極大化,美國搞「利潤革命」的第一期「股價革命」目前終了。將近入第二期的「緊縮革命」了(註四)

美國的新經濟設計,「IT革命」雖因雄厚的設備投資而造成90年代美國經濟的成長,現在此過剩投資面臨調整。目前美國企業全體的IT投資,受企業收益惡化影響,日漸減少。美國企業的IT投資預算的成長率漸減,2000年的前年比是7%,2001年的前年比是2.5%,2002年的預期前年比是0.4%。IT關連的需要減少,高科技情報企業的股價直落。過剩設備投資的新興通信產業,因光纖網的建設,背負鉅額債務。

依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的報告,美國企業(非金融法人)從1995年到2001年的七年間,以發行公司債或銀行借款達2兆1300億美元。特別是1998年到2000年的三年間,美國企業的對外負債增加額,每年約達4000億美元。以美國的IT產業來說,從1998年到2001年的四年間,對外負債達6800億美元,興建光纖網可以繞地球1600周之多。現在過剩的光纖網,大半都閒置未用(註五)

而美國重視股價的「企業統治」,是以操作會計造假帳炒股價,隱蔽股價下落的債務或損失,現在也陸續暴露出來。股價下跌,而連帶引起資產的緊縮。美國經濟開始失速,一般企業因資產緊縮而抑制設備投資,金融機關因資本比率下降而不輕易貸款,個人也因資產縮水而抑制消費。美國為始的先進國歐洲和日本,都連鎖性地進入「緊縮革命」的時代了。

三、經濟先進國對亞洲的投資

長期以來,亞洲各國一直利用美國提供市場而實現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策略,形成對美貿易的「市場依賴」。加上亞洲各國在1997年發生金融風暴危機之後,依美國要求(假藉IMF要求)進行結構調整,致力參與美國「新經濟模型」的國際分工,以提升產業結構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而形成對美國的「結構依賴」。於是亞洲各國對美國從傳統的單一的「市場依賴」,逐漸轉變為包括「結構依賴」在內的雙重依賴。但是另一方面亞洲也逐漸從先進國包工(subcontract)的經濟結構脫離,跟先進國的關係,從「垂直貿易」轉移到「水平貿易」的階段,並且因亞洲區域內貿易的進展,逐漸形成亞洲的自立經濟圈(註六)

「IT革命」將世界最低工資與最先端生產技術結合,使中國為始的亞洲各國變成世界工廠,大幅地提高世界經濟的供給力。這就是從亞洲立場解讀「全球化經濟」的含意。美國企業因「股價革命」而充分儲蓄了資本,於是在緊縮政策下,必須轉變戰略,尋求最高利潤的投資地域。

先進國的多國籍企業轉移的其主要戰場是到風險雖高,但回報利潤也最高的亞洲投資。東亞各國除了中國之外,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1998年經濟陷入負成長,但1999年已成V字形經濟急速恢復。亞洲與經濟先進國的內外價格差約為六倍左右,亞洲即成為經濟先進國投資的對象,因為美國等多國籍企業欲利用此價格差六倍來獲利。美國帶頭投資亞洲,其他歐洲、日本等經濟先進國也紛紛到亞洲,特別是因市場開放而遂行高度成長的中國投資。中國的市場開放在1979年,這一年也是中美建交之年,從此經過八○年代,加速了經濟先進國對中國大陸的投資。1996年底,中國的外匯存底超過1000億美元達1146億美元,超過台灣的894億美元,成為世界上外匯存底第二位,第一位還是日本達2224億美元。到了2002年6月中國的外匯已經累積達到2400多億美元,居第二位,日本則達4400多億美元第一位(註七)。中國在八○年代的平均成長率是9.9%,九○年代的平均成長率為11.6%,現在的年經濟成長率也還有7-8%。世界的資金總是往能夠賺錢的地方去。

亞洲國家與地區,都存在著如何經由引進外國資本與技術,加強宏觀管理和制度革新,改造傳統生產性低的產業,發展生產性高的高科技,配合美國的策略改變產業結構,實現所謂「現代化」的追趕目標。

四、美國經濟的複合性不安

其實美國一直是經常赤字國,也是世界最大的債務國。但是弔詭的很,美國的通貨變成世界的貨幣。從1985年以來,美國變成世界最大的債務國,而日本則變成世界最大的債權國。美國的金融市場,如果沒有日本的資金供給就不能安定。美日之間的安全盟約,在政治上或軍事上是美國給日本安全保障,在經濟上也可以說是日本支持美國安全保障。

然而現在,支持美國的全球勢力,已經到達了轉捩點。強勢的美元政策,過度地飆高美元,人為操縱的股價革命,過度地飆高股價。所謂「物極必反」,2000年春季IT泡沫崩潰之後,世界經濟中心的美國,陷入「經濟緊縮」的螺旋狀態。雖然在2001年911的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美國緊急調降利息並大筆財政支出而渡過危機,但是美國景氣將減速下來是無疑的。畢竟美國在1990年代後半期的過度投資尚未調整好,美元和股價尚未調回適當的水準,世界的投資家對美國的投資也望而卻步。

期望美國經濟的復甦,來帶領世界的經濟景氣,各方都不敢奢望而懷抱複雜的不安感,特別是對紐約股市起落抱持悲觀態度。因為股價和緊縮的連鎖加速,也降低了對布希政權經濟團隊的信賴感。特別是支持布希政權政治資金的安龍公司(Enron)以及世界通訊公司(Worldcom)造假帳虛報會計的暴露,讓人懷疑美國企業的不公正作風(註八)

美國的國防預算也令人擔憂。911恐怖事件之後,美國政府大幅增加軍事預算,國防部預算增加480億美元,膨脹為3790億美元。因為美國要推行新的飛彈防禦構想,創設國土安全保障局,鞏固機場的警備。從預算的分配來看,布希政府只在對付「恐怖」作戰,而缺乏對付「貧窮」作戰的觀念。

布希政權的外交也是太偏於依靠「軍事手段」。美國的對外支出,93%是國防部的戰爭預算。觀看世界的軍事預算,美國總是第一獨佔龍頭,比世界第二位以下到第十四位國家的軍費總計還多(註九)。從此可見美國外交的拙劣在於搞「武力外交」。

現在美國對伊拉克準備戰爭,人們擔心原油價格因此調漲。布希放言正在準備動武開戰,但即使伊拉克的海珊政權被打倒,是否能在伊拉克樹立安定的親美政權,總是讓人懷疑美國的如意算盤。現在向伊拉克購買原油的歐洲各國,除英國以外,都群起反對戰爭,就是英國市民也成千上萬地舉行反戰示威。美國的對伊戰爭,必定使美國的財政惡化。美國為了對付恐怖戰爭,FBI和CIA的情報機關即花費300億美元的情報費,現在加上對伊拉克的戰爭費用,非再發行國債彌補不可。美國將國債發行額提高為3300億美元,如果發動戰爭,今後國債還可能增大,財政赤字將更為急速惡化(註十)

因為美國執意攻打伊拉克,阿拉伯富翁的在美資金正流出。波斯灣阿拉伯人的富裕層,將資產的九成投資海外,即在海外的個人金融資產超過1兆美元。阿拉伯人的錢最近有1000億到2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出美國。美國在國內對伊斯蘭教徒的歧視,美國對以巴衝突偏袒以方等,激起「反美情緒」,造成海外投資家遠離美國市場(註十一)

五、東亞因應的新策略

美國是股份本位制,而日本是土地本位制。即美國的資產主要依存於股票,而日本主要依存於土地,經濟體制有所不同。但是美日兩國都有異常狂熱的投機期待,釀成資產價格的高漲,而產生「資產膨脹」。但是一旦泡沫經濟崩潰時,即發生「資產緊縮」作用。現在美日經濟陷入連鎖的股市下挫,資產萎縮的不景氣狀態(註十二)

日本經濟在泡沫崩潰後的10多年間,景氣一直陷入低迷的狀態。1998年度以後的名目成長率持續負成長,而引起「經濟緊縮」論調。1997~99年間,金融機關為始的大型倒產連續發生,其後也影響日本企業經營的破綻。到了2000年世界性的IT不景氣顯現出來,影響日本在國際上享有優良信譽的企業也業績惡化,這些企業即進行裁員等結構改造。因倒產或結構改造的失業者持續增加,2001年夏起,日本失業率超過5%。

在緊縮經濟當中,2001年4月上台的小泉內閣,打出「構造改革」的口號,但打不出振興經濟的政策。小泉內閣所推動的道路公團民營化、郵政儲金民營化政策,即使實現了也不能直接拯救日本經濟的復活。在經濟緊縮局面中繼續下沈的日經股價,在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跌落到1萬點以下。低水準的股價,又成為日本的金融機關延遲處理不良債權的主因。

日本的個人金融資產達1400兆圓之多,但保有金融資產八成多的是50歲以上的人,他們害怕財政破綻而不肯消費(註十三)。個人消費不動,商品賣不出去,也就沒有新的設備投資。日本自力的經濟引擎不發生作用,只能靠政府的財政支出。但是財政越支出,消費越萎縮,而陷入緊縮經濟的惡性循環。民間企業為了求存保命,從成本高的日本轉移到成本低的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去投資。

中國經濟高成長的原動力,在於貿易的擴大與直接投資的導入。因為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即可利用國際的外在壓力,將國內經濟更形市場化,引進外資來培育新產業,從而更加擴大出口。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2001年12月之前,從海外到中國的投資急增,中國商品的品質也急速的提升,而向海外市場到處上市推銷了。

中國憑其豐富的勞力,巨大的市場,很強的技術消化能力,已逐漸變成「世界工廠」。現在無論鋼鐵、水泥、化學肥料、電視、洗衣機、冰箱、空調等生產量都高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在海外學科技的人才約有32萬人,恐怕儲備科技人才也是世界最多。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時代即將來臨。

WTO是美國的跨國公司設計的,世界經濟在「全球化」浪潮下,漸趨於一體化。全球化是以超越國家的資本移動、服務貿易的增加、技術的急速普遍為特徵,特別是IT革命為契機加速起來。全球化和IT革命原本是美國式的經營模型,中國「借力使力」,加入WTO成為「中國往全球化」邁進的里程碑,借此擴大國際貿易,並誘導海外來華直接投資。

但是中國在東亞地區和世界上,有一必須克服的障礙,就是「中國威脅論」的盛傳。中國威脅論是由美國鼓吹,日本的右翼愛國主義者追隨鼓譟。雖然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將伊斯蘭教圈視為最大敵人,但在東亞仍視中國為最大威脅。因為中國勢力強大起來,將會影響美國在亞洲以及環太平洋岸區域的領導地位,威脅美國在此地域的霸權角色。因此台灣即成為美國圍堵中國的籌碼,美國利用台灣海峽兩岸的分離現狀、台灣的戰略地位與對峙情勢,牽制中國而美其名曰協防保護台灣,在事實上維護的是美國自身的霸權。

目前的「中國威脅論」,方便美國對台軍售,台海一旦和平,美國就沒有理由對台強迫推銷武器了。美國玩的是兩手策略,以維持「和平」為藉口對台軍售,同時為了能促成對台軍售而提高兩岸的衝突氣氛。

如果台灣對美國疏遠而靠近中國,則美國所受到的「中國威脅感」就會更加強烈且真實。但是台灣的輿論以及台灣當局,一旦選擇「和平統一」時,即使不合乎美國的利益,美國也沒有什麼阻止統一的取捨餘地(註十四)

中國是一個新崛起的大國,觸角開始從東亞伸向世界時,不必要太強調國家主權,而引起周遭「中國威脅論」的不安感。國家主權的概念只有400年的歷史,而中國則有5000年的歷史。中國古典的政治哲學是「治國平天下」,現在好好地治理中國這個國家,但理想在「天下太平」,不必像美國那樣地好戰,死命維持霸權。特別是在IT革命和全球化,讓資訊、人員、物品、資金可以超越國界頻繁而迅速地移動之時,全球網絡的興起,必定促使國家主權式微。網絡衝破主權國家的實例,就是在海外的一名電腦駭客,就可以衝擊位居美國中樞的國防部電腦。美國為了對付一恐怖組織,也非出動軍隊不可,而使傳統的「國家對國家戰爭」的概念崩潰,必須編造「新戰爭」的概念。

因此,IT革命和全球化不應追隨美國模式的「全球美國化」,而應努力建構中日韓「漢字文化圈」合作的IT革命,形成一個「亞洲共同體」(Asian Community),和歐洲聯盟(EU)與美國成為全球三權鼎力之勢。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日本,還有南北朝鮮、越南、新加坡,都有漢字文化的背景,加上全球華人佔世界人口的30%,足夠構築漢字為主的WWW。亞洲在世界經濟的比重,在21世界初即將與北美、歐洲相等。亞洲經濟從低開發脫離之後,將出現一嶄新的文化地帶。在東亞IT革命後的「新漢字文化圈」,無論經濟上或科技上的成就,將出現與歐美文明匹敵的文明形態。此新文明形態,顯然地與歐美機械至上的文明有所不同。亞洲要創立新的價值體系、社會道德觀念、宇宙世界觀,消滅意識形態的敵意,對各種社會問題給予關心與解決。亞洲共同體的人將充滿感受性的親密交感,在世界史上扮演「和平主義」的角色(註十五)

亞洲在經濟上的合作發展與文化上的均質平衡,兩方面的相乘作用將形成一種活力,超越國家主權論,尊重大家坐在「宇宙船地球號」的生命共存權,創造新版「治國平天下」的互助共生社會。

《註釋》

  1. 福澤諭吉「通俗國權論」,『福澤諭吉全集』第四卷,(東京:岩波書局,1985年),頁637。
  2. 青山貞一「エネルギーから見たアフガン戰爭」,世界(東京)2002年9月號,頁126-138。
  3.   
  4. 水野和夫「米國バブル崩潰」,エコノミト(東京)2002.8.27,頁18-21。
  5.   
  6. 「アメリカ經濟危の本質」,FORESIGHT(東京),2002年10月號,頁8-12。
  7.   
  8. 「米國經濟〈日本の二の舞〉二兆ドル水膨れ企業負債の恐怖」,選擇(東京),2002年8月號,頁76-78。
  9.       
  10. 大園友和『新アジアを讀む地圖』,(東京:講談社,1998年),頁53。
  11.   
  12. 中央社台北2002年8月五日電,    http://tw.news.yahoo.com/2002/08/05/finance/cna/3437495.html (中央社網站)
  13.     
  14. 小尾敏夫「深刻なバブル經濟のつけ」,エコノミト(東京)2002.7.16,頁18-20。
  15.   
  16. Paul Kennedy「911は第一章に過ぎい」,FORESIGHT(東京),2002年9月號,頁11-15。
  17.   
  18. 川村亨夫「米國經濟を襲う複合不安」,世界週報(東京),2002.8.20-27,頁50。
  19.   
  20. 「灣岸諸國に逆流する反米マネー」,FORESIGHT(東京),2002年10月號,頁100。
  21.       
  22. 平野純一「株安とデフレの世界連鎖が始まった」,エコノミト(東京),2002.9.17,頁100-102。
  23.   
  24. 齊藤精一郎「日米連鎖不況が始まった」,エコノミト(東京),2002.8.20,頁16-18。
  25.   
  26. Nancy Bernkopf Tuker, If Taiwan Chooses Unification, 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Car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ummer 2002. pp.15-28.
  27.     
  28. Leon Vandermeersh, Le Nouveau Monde Sinise,1986;レオン‧ヴァンデルメールシュ著,福鎌忠恕譯『アジア文化圈の時代』,(東京:大修館書店,1988年),頁1-13。
  29.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