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操控世界經濟的手法 

許介鱗

2004/3/24

一、市場萬能論的興起

在1930年世界經濟大恐慌時期,是市場的不景氣與危機,於是有經濟學者凱恩斯主張國家介入以擴大有效需要的「凱恩斯政策」(Keynesian policy),這變成美國羅斯福總統「新政策」(New Deal)、「大政府」(big government)的樣版,表示市場失敗必須靠國家救濟。從1960年代起,雖然社會上產生公害等市場失敗的例子,但隨著陸、海、空的運輸與國際電話的普及,由美國為主的先進國企業以及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B)等國際機關,對開發中國家進行基礎建設的援助,而推行所謂「市場經濟化」。進入1970年代,雖然有石油危機的市場震盪,美國為主的跨國企業更進一步進軍亞洲、中東、拉丁美洲各國的每一角落編入市場。1979年英國的柴契爾首相,1981年美國的雷根總統,相繼提倡「小政府」(small government),縮小政府干預市場。到了1980年代,先進國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企業合作或機器零件的製造,有所謂「分工體制」的進行,美國要求開發中國家推行規制改革(deregulation),說國家的過多介入,扭曲了市場機制,應提高市場的效率性。進入1990年代,由於共產圈「鐵幕的崩潰」,又由於人造衛星並利用電話線的資訊傳達技術刷新編入,使得全球的產業和市場更加系統性的統合起來。於是跨國企業在世界各地的活動加速,大資本的生存競爭戲碼在全球越演越烈。同時將近代以來形成的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國界打破,讓資本的自由移動以及隨之而來的貿易自由化,擴大市場經濟於全球規模,這趨向稱之為「全球化」(globalization)。

從此,世界上流行所謂「市場萬能論」,說不受國家規制的自由市場交易才是形成市場的民主主義。人類致富的方法,除了市場開放別無他途。此市場萬能論的發信來源是美國政府、跨國企業的領袖、股市投機者、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等,接著有歐洲和日本的財經官員、資本家加入發言,後面還有鼓噪混飯吃的經濟學者或評論員跟著呼應,其他尚有各地的媒體大肆宣傳。

然而,以競爭原則為基礎的「市場萬能論」,將人類推入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弱者淘汰的世界。到2000年時,超越國界的企業併購(M&A)達到1兆1千億美元規模,世界上的6萬3千家跨國企業壟斷了世界貿易額的三分之二。其中較巨大的跨國企業,在世界各地配置其收購企業或系列企業,以互聯網取得瞬間聯絡。在這全球佈滿資訊網的時代,促使各國規制緩和,要求市場開放,取消國界限制,讓其自由自在的進出弱小國家或開發中國家,美其名為「經濟開發」,實讓其輕而易舉的在競爭市場下掠獲暴利。

跨國企業所以有強勢的競爭力背後,存在著美國控制的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國際經濟機關。原先的關稅貿易總協(GATT)現在違背了多方貿易交涉的原意改編為WTO,成為美國等列強促進「自由」貿易的機關。IMF雖說是對於陷入經濟危機的國家展開援助,但條件就是迫使這些國家緊縮財政,規制緩和,進行民營化和市場開放。目的並不在促使這些國家經濟自立,而是讓跨國企業可以更安心投資、獲取利潤,迫使該國進行結構改造。

二、美國如何操控世界經濟

美國操控世界經濟的總部(Headquarter),一般稱為「金融複合體」(Financial Complex),包括華爾街頭頭、美國財政部、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這些人員幾乎都是美國金融機關的主幹,它們之間有複雜的人事交流和結合,共同來操控世界各國的經濟。

IMF和世界銀行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IMF當初是以國際外匯的安定,外匯自由化,短期資金的提供為主,世界銀行的本名是「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為戰後復興所需的長期資金融資,但世銀的資金不足,戰後西歐的復興尚靠美國的馬歇爾計畫,世銀轉而致力於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援助。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遜聲明停止黃金與美元的兌換,IMF體制是基於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因而崩潰,其後IMF即轉演開發金融機關的角色,也就是IMF與世銀走同一條路線。這時美國國務卿即主導石油外交,就是利用石油危機,即石油價格高漲的機會,將日本和歐洲所累積的多餘美元,設計讓其即刻流向產油國去。然後將這些石油錢(oil dollar)撈過來,即經由美國的金融機關銀行,讓阿拉伯政府出面購買美國財政部發行的有價證券,另一部份石油錢也是經由美國銀行,供給非產油國資金,如亞洲的NICs,拉丁美洲的新興工業國去。這樣可以防止美元暴跌,又提供給美國金融機關向全世界展開操縱經濟的舞台。

到了1980年代前半葉雷根掌權時,拉丁美洲開發中國家面臨石油錢債務到期的危機。IMF即在金融複合體的指示下,以「政策包裹」來管理這些陷入債務危機的國家;即要求這些國家,一、要抑制貨幣供給量,二、提高金融利率,三、削減財政赤字,以此三條件為准許融資對象。另一方面美國以「債務的股權化」手法,要求各國政府、國際機構、國際大銀行合作,執行美國財務部長的計畫,即在IMF的指揮下,由各國提供資金的辦法。

1985年9月在紐約廣場的5國財政部長會議,協議誘導美元貶值,並迫使日本金融市場開放外資,同時要求日本錢去購買美國資產。因日本資金的導入,美國迴避了龐大財政赤字的危機。日本的通貨政策,即變成聽從美國指揮去購買美元的國債,將日本其經常黑字盈餘還流給美國。

IMF也在1986年調整結構,其功能不是對付短期流動性資金危機,而是應付長期無能支付債務的問題。1987年IMF更擴大結構調整,設立新融資制度,迫使低所得國家以及轉變市場經濟國家,採取更急進的「市場經濟」政策。

美國之所以有恃無恐,是因為戰後的國際通貨以美元為基軸,美國因有發行世界基軸通貨的特權,可以自行印製美鈔,可以用自己的貨幣決算,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以後,雖然持續著龐大的經常收支赤字,也可以不必被迫採經濟緊縮政策,然而其他的國家,對自國的在外金融資產,必須兌換外幣(美元)決算。以1997年夏的亞洲金融危機為例,泰國等欲以自國通貨阻止匯兌市場的暴跌時,必須購買外幣(美元)來支撐自國通貨,但是外匯存底有限而受束縛,毫無辦法解決金融危機。美國因為是國際基軸通貨國,可以自己通貨建立的債務,對外進行決算。

亞洲自1960年代下半葉後持續了30年的經濟高度成長。從1990到1996年之間,在泰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5國流入的民間跨國企業的外資即達3550億美元。但是這些鉅額的外資都是短期性、浮動性的。1997年7月以泰國通貨銖的貶值為契機,鉅額的外國短期浮動資金,一齊逃出,形成亞洲金融風暴。從1997年到1999年中,東亞有3500億美元的損失,換言之,亞洲金融風暴就是龐大的短期資金一舉流出國外。於是美國的金融複合體,即利用IMF介入,到1999年亞洲各國的金融機關很多都投降在美國金融機關的控制下。

三、美國控制全球經濟的戰略

美國儘管有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政權交替,但是要操控世界經濟的野心是不變的。因為美國的政黨政治是被大企業所支配,不論誰被選為總統,不論哪一個政黨在議會佔多數,都依大企業的意向決策。

柯林頓於1993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之後不久,在國家安全會議(NSC)之外,在白宮創設了國家經濟會議(NEC),將國家安全與國家經濟掛勾,這是美國著手21世紀經濟戰略之始。

同年9月美國副總統高爾發表「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預告到2015年全美國將以光纖連結次世代通信網,此構想可以說與美國從以前的阿波羅計畫、SDI星戰計畫匹敵。美國的此NII構想,是以資訊產業為基礎,也就是全美大陸的「IT改造計畫」,同時具有擴大到全世界成為全球資訊基礎建設(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的遠大構想。從此各國見風轉舵,日本有「資訊新政」,新加坡有「IT2000」,菲律賓有「2000年國家資訊計畫」,歐盟各國合組「資訊基礎環境委員會」,紛紛起而效尤。

為什麼美國會擬定如此雄心勃勃的控制全球經濟的計畫呢?

自從1991年蘇聯崩潰之後,美國在軍事上成為世界獨一的霸權國,但在經濟上的實力則相對的減弱。為了在經濟上也能壓倒世界各國,必須構築全球的資訊革命(IT)力量。因為在蘇聯崩潰後,美國民間傾向削減軍費,而有提高一般生活的需求,柯林頓政府不得不削減軍費應付。因此軍費在雷根的擴軍時代佔GNP的10%,到柯林頓政權的1995年削減為GNP的3.5%,軍費比頂峰期減少約1000億美元。從事軍事產業的員工,在1987年有350萬人,到1993年裁減為250萬人。

美國的軍產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是靠國家預算編列龐大軍費為收入來源,對於削減軍費必有動作牽制。所謂資訊基礎建設計畫,在於應付軍產複合體如何維持美國的軍事產業的存在,或讓其軟著陸於和平產業的一種「安全網」(safety net)。

回顧美國的經濟,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鋼鐵、纖維、汽車等部門,被歐洲、日本、亞洲四小龍等追趕上來,特別是與蘇聯的核武對決,讓美國在財政上也顯得困難。在1990年代蘇聯崩潰而主要政敵消失之後,美國就必須在經濟上、產業上確立絕對性的統治世界的實力。因此美國設計的經濟結構改造,就是從以前的製造業轉移為資訊產業,並以「資訊技術革命」(IT革命)為口號,促使全世界「資訊化」,讓美國在資訊領域確立經濟霸權。從此美國推行資訊的「全球化」,金融市場的全球化,將世界經濟市場一網打盡。

就以日本為例來看資訊產業的趨勢吧。在1980年代的美日協定,美國逼使日本的通信事業自由化,日本最大的通信企業電電公社民營化改稱NTT的過程當中,全部購買美國製的資訊系統與機器。結果影響了日本全國的資訊產業,日本資訊產業界只好認定美國的資訊技術為「全球標準」(global standard)。從此,科技發達的日本也喪失了「資訊主權」。1996年美國成立了「通信改革法」,推行通信業界大幅度的規制緩和,以促進「全美資訊基礎建設」。如此一來,美國以外的其他各國,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幾乎都變成在世界經濟海中游泳的水鳥,任憑操縱全世界經濟產業網的美國宰割了。

四、以電腦與互聯網操作情報

美國自從「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lan)以來,進行ICBM、人造衛星、月球火箭等,先驅的開發高精密度的先進技術,但這些技術都說是國家防衛的機密,與民間企業的合作總是留下一手。

1969年美國打出阿波羅11號火箭,人類第一次成功地登陸月球之後,五角大廈的國防部開始委託其管轄下的「先進研究計畫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開發電腦網路。

美國國防部認為,一旦發生核武戰爭時,即使核武的巨大破壞力產生大都市規模的破壞,美國仍保有優先技術不必陷入機能完全麻痺狀態,而繼續維持命令系統存活下來。因為一旦發生核子爆發,其震撼會產生電磁脈衝(EMP)效果,電離層遭受搖動,到安定的數十分之間,無線通信不能作用。如果在戰爭時,這時間的空白期是致命的危機,而且內含電路、晶體、二極體等設備也會被破壞而失去機能。因此才需要開發安全性更高的通信技術於互聯網(internet)。

互聯網是當某一都市或某一地區的通信系統遭受破壞,在地球上無數散在的電腦如蜘蛛網那樣的聯結著,可以逃避被破壞的網洞,向目的地不斷的接續下去。因此即使遭受核武攻擊,其命令系統仍然可以存活下來。此開發對象稱為「電腦網」(ARPANET)。

在國防部的先進研究計畫署研究開發電腦網時,美國各大學與民間的互聯網的開發也同時進行。1983年很快的建構高度技術的“電腦科學網”(Computer Science Network,CSNET)與電腦網利用“傳輸通訊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在“閘道器”(gateway)接續成功。

1988年,蘇聯將崩潰的現象顯著,美國國防部認為蘇聯的威脅已經減小,即將電腦科學網與電腦網的技術開放民間。從此在美國有無數的供應商開業,互聯網也全球規模地爆發性擴張了。

互聯網必須要有電腦設備。早在1964年IBM公司即最先開發新型電腦「系統360」。這是新舊型電腦的程式可以互換的劃時代創作,從此IBM在電腦界即建立不動搖的地位。再過來是英特爾公司開發了電腦心臟部門的“中央處理器”(CPU)為一個晶片(大型積體電路LSI)的功能,並在1971年發售。

1981年IBM公司將英特爾公司的CPU8088裝載,又將微軟公司的操作系統MS-DOS組合的電腦新發售,這樣小型方便的個人電腦時代即來臨了。

1993年當柯林頓政權發出「資訊基礎建設」計畫之年,英特爾公司發售超級高性能的CPU「奔騰Pentium=60MHZ」。同年,新進氣銳的比爾蓋茲所創立的微軟公司將MS-DOS以“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s User Interface,GUI)而作動的「視窗3.1」發售,1995年再進一步發展「視窗95」而引起個人電腦熱潮,而在世界的電腦界確立霸權地位。

五、美國稱霸世界的戰略

美國白宮在冷戰時代,一直在強化美國的情報機關「國家安全局」操作高科技的功能。在1980年代,白宮與全球的電信電話聯結,美國總統即利用此通信工具隨時可以與世界各國的政治領導者直接聯絡。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的官員也誇稱不論何時、何地、任何問題,都有瞬時對應的情報收集和管理的能力。

當互聯網爆發性的普及之後,白宮利用其數位技術的轉移,將全國的資訊可以由白宮、五角大廈、中央情報局控制的形式轉換,目前正在構築美國當局可以對全世界的政經交易以至個人情報完全掌控的系統。如此則不論是國際政治上的談判協議,商場上的議價交易,美國等於是知悉對方的底牌而玩博奕理論(game theory)了。

柯林頓政權以「通信改革法」將國內的IT體制鞏固之後,1995年在新加坡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一次部長會議,締結資訊技術協定(ITA),要求資訊關係的軟硬兩方面的關稅,先進國從2000年起,開發中國家從2005年起,全部撤廢。美國從此在全世界,可以向一切國家免關稅的自由販賣電腦,以及其他硬體軟體的附件。現在美國以智慧財產權為武器,一年約可徵收200億美元的專利費,這些錢實際上就是從貧窮國家流向富裕的美國了。

1997年柯林頓向全世界提出「互聯網自由貿易圈」計畫。這是以互聯網在國際間進行電子的商業交易時免課稅的辦法,如果實現的話,美國在網上交易的商品,不論是電影或音樂等一切軟體商品,美國就可以不付關稅自由販賣。這些高科技產業,自然也給日本或歐盟的先進國帶來財富,但是先進國與開發中國家的貧富差距必定更形擴大。

六、美國對世界金融的操作

互聯網的普及,也帶給國際金融市場新的革命。以倫敦、紐約、東京等為中心的世界各國的證券交易所,都以互聯網連結,一天24小時,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交易。因此在2000年的世紀末,世界金融市場的交易額,一年即達500兆美元。但是以實物買賣的生產品一年的國際貿易額不過是5兆美元,可見國際金融交易比國際實物貿易大上100倍。此泡沫化的貨幣,一天24小時圍繞著地球轉來轉去,像暴風雨般的超越國界,侵襲「國家主權」。在「全球化」的名目下,提供全世界的金融市場,讓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金融資本,掠奪各國的金融市場的食餌。

因為金融市場的爆發,從前金融業者只靠通貨、債券、股票、商品或有時以期貨的特殊商品為金融交易,現在卻可以用將來的價格變動為準,進行「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的交易。只要看著電腦上的顯示器(display)操作,就可以在網上交易比自己擁有的資金大上數十倍的金額。在國際金融市場如此交易的總金額,現在一年已經超過150兆美元。

同樣的,利用金融市場全球化的瞬時交易,有所謂「避險基金」(Hedge Fund)的產生,以「高風險高收益」(high risk, high return)為口號,引誘多金的大富豪來購買大宗投資信託,在互聯網上的交易金額甚至比一些小國的國家預算還大。貨幣變成妖怪,由投機者在網上操作,追求高收益,不可終日。

以投機為事業的「短期資金」,像鹿群那樣的在世界金融市場的原野移動,群集吃掉樹葉樹幹,一隻忽然奔跑,則瞬間成群逃跑。這些稱為「外資」或「基金」的投機資金,吃掉一個小國是易如反掌,跨國企業擁有外資,宛如擁有可以摧毀小國的核武破壞力。這些金融的霸權者摧毀了「國家主權」,1997年導演了亞洲的金融危機,1998年又逼迫俄國陷入通貨危機。

這些投機賺取的錢,又可以逃到「免稅天國」(Tax Haven)的地方去,即所謂「離境金融中心」(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等避稅或逃稅的國家或地區躲藏。據說發動美國911恐怖事件的主謀賓拉丹,就是反過來利用躲避資金的此系統「洗錢」,隱藏恐怖攻擊用的資金。

七、美國的獨霸也會產生反彈

全球化是超越國家的圍牆,將國家的功能破壞,迫使國家主權無力化的一股國際勢力。例如國家要不要導入外資,在什麼時候、什麼種類、規模多大,都牽涉到國家主權問題。現在外國資本可以不受限制自由進出,還可以橫行無忌的話,則國內的生產計畫,國民生活的保障,都受外力摯肘,國家經濟的命脈卻讓國際資本恣意左右。

國際資本投資的對象,不論是專制國或非民主國家,只要能保障其投資利益即可。如果譴責這個國家不民主,只是當這個國家的所為損害其利益的時候。全球化的推進是沒有止境的,目的在締結金融、貿易的自由化協定。1997年富國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為了全面撤廢各國間的規制,開始協議締結「多邊投資協定」(MAI)。這是各國的經營者、資本聯合的集合體所形成的壓力團體「民間產業諮詢會議」(BIAC)向OECD強力的施壓,要求給投資者「內國民待遇」,或停止立法規制,或逐漸撤廢規制,或約束勞工的要求。但是非政府組織即利用互聯網來協調抗議活動,結果原本要在巴黎談判的「多邊投資協定」,被迫取消。

隨著全球化的進展,同時也擴大南北間的緊張關係和社會問題,而在世界各地亦興起反全球化(Anti-globalism)運動。第一種運動是基於國家主義或地域的反全球化活動,例如中國、日本,以至印度的國家主義以及「東亞經濟圈」「歐洲經濟社會模型的構築」等皆是。歐洲在2000年里斯本召開的特別歐洲理事會,通過「里斯本戰略」預定在今後10年之間將歐盟經濟知識密集化,成為世界最高的競爭力,為了推進IT化、電子化,到2008年發射30基的人造衛星航法系統,稱為「伽利略計畫」。同時開始策劃制定「歐盟憲法」,基於社會民主主義的傳統構思,在歐洲形成獨自的經濟社會模型,以與美國互別苗頭。

反對全球化的第二種勢力是以伊斯蘭教徒為主,正面稱美國為「帝國主義」的恐怖主義組織,例如賓拉丹為首的蓋達(Al-Qaeda)恐怖組織,以伊斯蘭基本教義為宗旨展開反美的所謂「聖戰」。

第三種反全球化運動是由市民團體展開的種種抵抗與批判。1999年海牙的和平運動,以及1999年西雅圖的WTO會議,2001年在日內瓦的八大工業國高峰會召開時市民的強烈示威,2003年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戰爭的全世界反戰示威。第三種反全球化,不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尚提出對投資型資金移動課稅,發行地域通貨等建設性的建議。

1999年1500名群眾聚集在西雅圖抗議世貿組織的集會為例,他們是以互聯網聯絡活動。2000年一名菲律賓青年駭客在全世界散播電腦病毒,在美國就造成40億到150億美元的損失。從此在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的會議外,以及在西雅圖、華盛頓、布拉格、日內瓦的八大工業國會議外,總是有「非政府組織」(NPO)利用互聯網串連進行抗議。

以世界貿易組織來說,強調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等,從創立之始,即有為跨國企業效力和隱藏美國的世界市場戰略之嫌,但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規範力。然而美國將WTO的規範力強加於他國之上,卻對他國資本要參入美國市場則設壁壘限制,一旦對美國的商業活動產生不利時,美國即發動其國內法「通商法301條款」,而忽視國際WTO規範力的存在。WTO或IMF不以民主主義為本分,而以跨國企業為本位行動,也難怪有非政府組織的抗議行動頻頻發生,雖然各國政府屈服於美國的霸權之下。

但是美國的全球化戰略最近也刺激了貧窮國家,例如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成長。因為中國和印度的政治穩定,讓國際資本流動跳出先進國家的範疇而流到所謂「開發中國家」去。例如美國公司關閉了其在美國國內的工廠,把生產基地移往中國,因為中國的生產成本只有美國的4分之1,在中國大陸生產比較合算,然後將產品返銷美國。又如紐約的電腦安全公司將其從事高級電腦軟體程式的工作遷往印度,因為印度的員工薪資只有紐約的4分之1。

中國和印度能夠培養出數以百萬計教育程度很高的尖端科技人才,加上通訊技術的進步和寬頻的普及,大大的提高通訊的水準。資訊革命,因電腦、通訊與軟體方面的快速技術革新,導致接收與傳輸資訊的成本大為降低。美國的全球化戰略反過來讓中國、印度等貧窮國家,得以利用最新科技與世界市場,不斷的經濟成長升高其佔全球總生產值的比例,在數十年內,從前貧窮國家的全球產值可能達到一半了。

特別是小布希當選總統之後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在全球化美國獨霸的國際社會中,讓美國痛感在相互滲透的網絡當中,美國不可能依賴自己一國的霸權來追求絕對的安全,只能透過各國的合作來追求比較穩定的共同安全與合作安全。同時美國將其全球安全戰略的軍事佈署重點,從歐洲調整到亞太地區,特別是強化打擊恐怖主義之上。美國除了獨霸世界的軍事力,壟斷全球的經濟力之外,尚需要他國與美國共同合作成為目標一致的柔性國力(soft power),這樣俄國不用說,被視為貧窮落後的中國、印度就有更大的自行發展空間了。

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簽署了「資訊技術協定」。依美國在1996年提出的方案,有關電視、錄影機、收音機、印制板製造設備、平板顯示器、音頻設備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都納入零關稅產品清單中,從1999年7月1日起分4個時段降低關稅,到2002年元旦關稅降為零,發展中國家最晚到2007年元旦對這些產品關稅降為零。中國已經遵照「資訊技術協定」的要求,取消了多數資訊技術產品的進口關稅,但要求進口商以「認證」(檢驗)程式來獲得進口15種資訊技術產品的零關稅優惠。儘管如此,中國在高科技、資訊技術產品,如DVD、手機、桌上型PC,以及電子產品彩色電視機、錄影機、洗衣機、電子微波爐、空調機等的產量都躍居世界第一。中國經濟成長帶動亞洲經濟發展,將來對美國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

美國經濟的最大問題在孿生赤字,即經常收支赤字與政府財政赤字都在不斷擴大之中。自從1970年代以後,美國的跨國企業將生產據點轉移海外而使國內經濟空洞化以來,經常是赤字,而赤字一直有擴大傾向。80年代以後,美國進行知識經濟、電子密集化,而靠販賣專利或智慧財產權等「看不見的貿易」累積黑字,但是這些黑字和投資收益總和起來,還不能彌補貿易收支赤字的總和。在80年代,經常收支赤字和財政赤字都在擴大,因為財政赤字增加,進口也隨之增加,而又擴大經常赤字。到了90年代後期,經常收支的赤字傾向雖然擴大,經濟情況好轉,財政收支得以改善,在柯林頓總統其的1998-2001年時期,對國內總生產(GDP)比轉為1%的黑字。美國的孿生赤字似乎往解消的方向進行。然而布希總統就任後,由於推行戰爭政策,2002-2003年的財政赤字再行擴大到對GDP比3.6~4.6%之多,美國經濟復甦不易,則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霸權的野心恐怕也要顛躓了。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