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與「大國再起」 

許介鱗

2007/7/13

中國中央電視台推出15世紀以來大國崛起的歷史紀錄片,分別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9國的崛起紀錄,以上有8國是屬於歐美列強,亞洲只有日本名登「大國崛起」之列。

歐洲列強的「大國崛起」都與殖民地戰爭有密切關係。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519年麥哲倫環繞世界一週,從16世紀後半葉,美洲的墨西哥、秘魯的銀山被大量開採運到西班牙,然後流出歐洲各地,促使歐洲急速地儲蓄財富。美洲大陸的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的衰亡悲劇,就成為歐洲列強快速成長的謳歌。歐洲列強在歷史上崛起成為大國,乃是靠武力爭霸和掠奪殖民地的勝出,因此在「大國崛起」的輝煌閃爍歷史的背後,都隱藏著剝削殖民地的慘酷血淚史。英國的產業革命也是建立在殖民地印度人的白骨之上。同樣的,日本的崛起當然也與戰爭和經營殖民地有密切關係。

日本的「大國崛起」紀錄片,由中央電視台團隊到日本拍攝日本近現代崛起的光明面,但是從當今日本所提供的影像紀錄,是很難尋找在日本崛起背後所隱藏黑暗面的蛛絲馬跡。在歷史的興衰,都有光明面與黑暗面,陰陽交錯,互為因果。如果只追尋光輝燦爛的光明影像,忽略了戰爭的殺戮掠奪的黑暗事蹟,就很難成為落後國家學習的榜樣。這也就是在導讀中,與光輝燦爛的影像對照,還需要以文字闡釋另一面歷史真相的必要。

因為日本的所謂「現代化」過程,是建立在軍國主義的體制上,對內是以「皇民史觀」為基礎的絕對主義天皇制,對外是向台灣、朝鮮、中國大陸、東南亞侵略,剝削殖民地而累積資本。今日的落後國家(所謂「開發中國家」),對內不可能以絕對主義方式儲蓄資本,對外更不可能像日本近代史那樣,發動戰爭、經營殖民地,以進行工業化或資本主義化。日本的「現代化」經驗,怎麼能成為落後國家的模範呢?

日本在明治以前,經濟落後,人民大多沒得米吃。日本在平安末期的飢饉,京都的餓死者就有4萬2千3百多人。明治前的江戶幕府時代有21次飢饉,30次凶作米荒。1732-33年享保大飢饉,1782-87年天明大飢饉,1833-36年天保大飢饉,此三大飢饉的慘狀都留下慘不忍睹的紀錄。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至少還有三次大米荒,即1890年、1897年、1918年,日本缺糧米價高漲、發生民眾搶米的「米騷動」。西歐在18世紀後半葉進行產業革命,這時日本的產業落後西歐列強約二個世紀。中國在1860年開始西化的洋務運動,日本則在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的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其實隱藏著學習西歐強盜掠奪的意圖。

「明治維新」本來稱為「王政復古」,西洋史書也都稱為Meiji Restoration。在此之前,日本是「幕藩體制」,全國各地由幕府與約260藩的領主分治。到了幕府末年,薩摩、長州、土佐等藩,沒有前途的下級武士造反,因武士除了打戰以外不許就他種職業,而在德川幕府的和平政策下,沒有實踐自己武功的機會,就以「皇國史觀」串連起來,用武力推翻「幕藩體制」組織新政府,以「維新」掩蓋「復古」,演出一部「盜國」劇。

強盜集團之間的廝殺很是殘忍:吉田松陰斬首,梅田雲濱獄死,橋本左內斬首、井伊直弼刺死、阪本龍馬刺死、橫井小楠刺死、大村益次郎刺死、江藤新平梟首、西鄉隆盛砍頭首、大久保利通刺死。

但是「盜國」成功之後,這些盜國集團成為中央政府的官僚(朝臣),開始奪取日本國內各藩的土地與人民,這就是明治初年「版籍奉還」、「廢藩置縣」的過程。新政府最重要部門的軍事力,由薩摩人掌控海軍、長州人控制陸軍,來統治全日本的領土、人民;這就是日本軍閥勢力的起源,日本軍國主義的源流。如此的「王政復古」過程,其實也是強盜集團假借「天皇親政」的名義,以搶奪其他藩國的土地、人民的掠奪行為!因此在成立「近代國家」的表象底下,隱藏著下級武士的強盜集團「盜國」的謀略。

強盜集團組織的「明治政府」,在國內先行搶奪了其他藩國的土地和人民之後,就開始準備對外搶奪。於是廢止武家階級制度,學習西洋列強向全民「徵兵」發展國家軍隊,準備對外掠奪。這就是「明治維新」之後,馬上策劃「征韓」或「征台」的原因。

在日本佔據台灣之前,台灣是全中國之中最富庶的一省,比日本富裕得多。日本要奪取台灣,從侵台之前的諜報活動就可以窺見其謀略:樺山資紀的『台灣記事』(刺探軍情)、水野遵的『台灣征蕃記』(刺探民情)、上野專一的『台灣視察記』(刺探商情),都記錄了日本事先刺探台灣,為掠奪台灣而做準備。

從日本1874年「出兵台灣」的經濟算盤來看,出兵費用共771萬圓,清廷給的撫恤銀只有50萬兩=日幣67萬圓,看起來很不合算。日本沒有取得台灣,但先確保琉球的統治權。其後經過20年的準備戰爭,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獲得賠款2億3千萬兩=日幣3億6千萬圓,日本一下子掠奪四年份的歲收(1894年日本的國家預算是9千萬),以及台灣、澎湖的割地。戰敗的中國,為賠款借外債;戰勝的日本,形成第一次產業革命,因此甲午戰爭是中日命運的決定戰。

甲午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動員全體日本國民,與中國北洋軍李鴻章之間的戰爭,戰敗的清朝必須付出歲收約三年份的賠償,因為當時清朝的歲收不到一億兩。5年後的義和團事件,還要支付4億5千萬兩約歲收六年份的賠償,而陷入財政困窮的悲境。相反的,日本從中國掠奪的資金遂行第一次產業革命;以賠款的一部分58萬建設八幡製鐵所之後,日本的重工業也逐漸發達起來。此後日本再經過10年的準備戰爭,在1904-05年發動日俄戰爭,經美國從中斡旋,雖未獲得割地賠款,但也奪得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利權。在此之前,日本參加1900年的八國聯軍攻打義和團,日本雖出動最多兵力但在列強之中分得較少賠款。在日俄戰爭前後,日本達成第二次產業革命。

日本的教科書對於「明治維新」以後的歷史,只炫耀日本國內「富國強兵」、「殖產興業」的一面,而刻意隱藏以武力「搶奪鄰國」、「剝削殖民地」,以繁殖富強的另一面;就是依戰勝國史觀,只宣傳日本帝國「富強」的革新過程,而隱蔽著背後的那種強盜「掠奪」的特性與本質。

日本崛起的歷史,從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一直貫穿著準備戰爭、進行戰爭、戰勝掠奪財物;再行準備戰爭、再發動戰爭、再打勝仗掠奪財物;所以是一部連續的戰爭和掠奪的歷史。1941年12月日本膽敢攻擊資源豐富的美國,就是因為日本掠奪了中國廣大土地的物資為本錢,才能與美國打了4年的太平洋戰爭。

日本因為每戰必勝,貪得「戰利品」,一直窮追戰爭利益;日本參加1914-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奪得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權以及太平洋的德國領地島嶼。日本還是追求戰爭利益不捨,1927年日本出兵山東,1928年造成濟南慘案,又炸殺張作霖,1931年,發動瀋陽事變,1937年盧溝橋事變,而進入第二次中日全面戰爭。中日戰爭都是日本出兵到中國領土侵略,不是中國軍到日本領土打戰,這是百分之百的「侵略戰爭」!

日本的殖民地掠奪,除了台灣之外還有朝鮮半島以及在中國的佔領地東北(滿洲國)等地,這些地方淪陷為殖民地之後任由日本隨意榨取,日本帝國和其資本家即在殖民地和中國的佔領地,榨取勞力以及原料的資源。

日本將明治維新之後的殖民地經營稱為「文明化」,其實是日本學西洋列強的「文明開化」,將掠食殖民地,說成為蠻荒的殖民地帶給「文明」。實際上,日本佔據台灣時,日本社會比台灣更窮更野蠻,日本強奪中國龐大賠款並汲取殖民地的財富之後,才漸漸「富國強兵」起來。日本的農村社會,到戰後的農地改革為止,一直是停留在半封建的寄生地主制,農工窮困日子過得非常困苦。日本近代的工業化或資本主義化,除了以戰爭搶奪儲蓄資本,向日本農民工人榨取,還有相當部分是靠殖民地的剝削完成的。

日本明治時代的「文明開化」口號,現在都學美國霸權者改稱為「現代化」。這「現代化」理論是以歐美為主軸的世界史觀。認定500年來人類文明的進步是以歐美為中心,但是歐美享受「文明」的生活,與歐美列強從事戰爭、搶奪殖民地資源之間的因果關係,往往被矇蔽。例如2003年美國沒有得到聯合國的同意就攻擊伊拉克,破壞世界古代文化發源地之一的遺蹟,殺戮無數的伊拉克人民。美國說,戰爭會帶給伊拉克人民「民主政治」,但是國際戰略家都明白,美國攻打伊拉克,著眼於掌控國際石油市場。省思美國的「大國崛起」,乃在於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列強都變成債務國,只有美國變成最大的債權國,當今最大的戰爭獲利者(war profiteer)。

再省思日本崛起的過程吧!明治初期,日本即使在甲午戰爭獲得龐大的賠款,然而其戰後經營,將大部分的賠款用在軍備的擴充,少部分用在基礎建設方面,但是根本不肯對農業方面投資。在日本資本主義化的過程中,農業部門投資缺乏,農村一直保存封建制度,日本農業停滯不發展的跛行狀態,構成日本往資本主義發展的腳鐐。

這時台灣和朝鮮殖民地的農業發展和糧食供應,填補了日本農業停滯不發展的跛行缺陷,解除了日本往資本主義發展的腳鐐。這就是日本的「工業化」、「資本主義化」,依靠對殖民地農業開發的剝削,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型態,依賴殖民地發展的結構。

日本工業化的順利進展,是因為有殖民地台灣和朝鮮的農業發展,供應日本工業化過程所缺糧食才能順利達成。從此判斷,甲午戰爭的賠款為日本工業化奠基提供資金,而對殖民地農業的剝削,則是日本在工業化過程中,讓日本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助力。

日本擺脫歐美大國的欺凌、成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但是在日本崛起之際,同時加入歐美大國的陣營欺凌侵略鄰邦,這是犧牲亞洲其他國家的利益來達成的。所以說日本崛起是追隨歐美列強的「戰爭崛起」,與今日中國的「和平崛起」,不可同日而語。

日本近現代史以1945年8月15日為界,存在著很大的斷層;這是價值體系的大轉變。在8‧15以前,日本是軍國主義和天皇絕對主義,日本國民也是受苦受難,一直在戰爭煎熬的日子過活;8‧15以後,日本進入和平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時代,憲法規定「放棄戰爭」,防止日本裝備核武,限制日本政府派兵海外,日本男子不必被迫當兵,隨著經濟高度成長,日本國民享受有史以來最富有、最得意的日子。

1945年日本首次戰敗而無條件投降,然而中國放棄賠款的要求,讓日本失去對戰爭反省的機會。在盟軍美國的壓力下,日本不得已制訂「和平憲法」規定「放棄戰爭」,但是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又要求日本重整軍備,建立所謂「自衛隊」的軍隊,日本更是失去反省戰爭的機會。

日本戰敗以後,改採「老二哲學」,禮讓美國稱霸為世界第一,日本寧願屈居「老二」,默默追隨美國操縱世界政治的冷戰戰略,但在亞洲的熱戰--如韓戰或越戰,支援美國的「戰爭特需」(special procurement of war)坐享經濟利益。這種方式,讓全世界反對戰爭的輿論,都集中在對美國霸權的指責,日本就可以免於責難,「老二哲學」算是最聰明的「戰爭獲利者」。

戰後,日本依附在美國的冷戰體系下,享受了約40年經濟成長的果實。在戰後的冷戰危機之中,日本沒有受害,在先進國之中,科技和金融一直在上升,可以說是「冷戰受益者」的典範。日本的國民生產毛額(GNP)在1965年超過義大利、66年超過英國、67年超過法國、明治維新百年的1968年超過西德,成為GNP僅次於美國,自由世界第2經濟強勢的國家。

在80年代美國推動國際化,對日本來說,這是被動的國際化;日本人以為90年代的國際化,將會是經濟大國日本主動的國際化。日本即將其累積的資金流向美國,大量購買美國的國債和不動產。想不到美國回頭「重擊日本」(Japan bashing),美國國債大幅減價,不動產暴落,讓日本人的資產損失慘重。1980年代後半期之後,日本的剩餘資金也到亞洲各國投資,這的確促使亞洲經濟的高度成長,但也引起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1990年代冷戰結束以後,「冷戰受益者」的日本,似乎盡失「戰爭特需」的利益,其泡沫經濟也跟著崩潰,陷入經濟停滯的狀態。日本雖然在美國進攻阿富汗或進攻伊拉克的戰爭,扮演追隨者(follower)的角色,但是因為日本的地理位置遠離中東等因素,日本出動軍隊也並不能得到「戰爭特需」的經濟利益。日本經濟連續10多年不景氣,到了2002年才從景氣的谷底爬升,最近經濟逐漸復甦。但是牽引日本恢復景氣的主力,在於中國經濟的高度成長,使得日本向中國大陸大幅度輸出,這就是所謂「中國特需」的波及效果,隨著日本的民間設備也增加投資。

「日本崛起」已經變成歷史名詞,現下流行「中國崛起」,從外匯存底的累積速度來看,也的確是如此。日本人非常不甘願,20年來一直流行著「中國崩壞論」,說目前沒有馬上崩壞2008年北京奧運為頂峰會露出破綻等謬論,罷不得中國早日崩潰,內心不希望「中國崛起」取代了「日本崛起」。其實,中國早在漢代、唐代,就是東亞的強權,成為世界文藝復興的典範。從西元500年到1500年之間,中國明明是世界級的領導者,因此筆者認為「中國崛起」的說法不對,正確的說是「中國再起」。

目前中國利用美國設計的「全球化」、「訊息革命」發展經濟、文化。中國以祖宗傳下來的漢字為本錢,再揉合美國、歐洲的新科技與文化,即可創造出「漢字文化圈」的新衣冠文物。中國在世界史上,自漢代的第一次文藝復興,唐代的第二次文藝復興,而在21世紀將有綻放出第三次文藝復興的契機與實力。

回文章列表